[西医]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心目中的好老师”——妇产科男医生
守护者
“吸氧!”,“开通静脉!”,“送手术室!”……产房里一阵忙碌,一位双鬓略见几许白丝的中年男人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同时还不停地询问产妇的生命体征,一双眼睛死死盯着胎心监护上每一秒的胎心变化。当产妇迅速被推入手术室,他立马洗手上台,在麻醉医师、护士以及助手的配合下,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娴熟的手法,为产妇实行了紧急剖宫产。“哇……”,伴随着婴儿一声响亮的啼哭后,他才如释重负的呼了一口气。从产妇进入手术室到胎儿娩出,仅仅10分钟时间,一条小生命成功得救!作为第一助手的我,站在他的对面,分明看到了他额头沁出的汗珠,他紧缩的眉头慢慢舒展,他就是我的老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大主任徐华林。
徐主任为人随和,无论是领导还是同我一样的低年资住院医师,亦或是刚来医院的小护士甚至是管电梯的阿姨,他见了都会主动招呼。在工作中,他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出色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展现着他另一种魅力。产科,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学科,当新生儿伴随着响亮的啼哭声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这是一门最幸福的学科;然而产科却又有着高风险快节奏的特点,产妇及胎儿的情况瞬息万变,一名出色的产科医生,既要有准确的临床判断,又要会果断的处理措施,还要有默契的团队协作,而主任正是这样一位出色的产科男医生!
很喜欢跟着主任上手术,在台上可以亲自听他讲解手术技巧,更重要的是那些重症疑难手术,他所展现出的高超魅力魅力要着主任上手术,不仅是在台上可以亲自听主任讲解手术期缴让我折服。记忆犹新的一次,下级医院转来一个胎盘植入考虑子宫破裂的孕妇。在下级医院,超声已经提示孕妇腹腔大量积液,转入我院手术室时,听诊胎心已经相当模糊,且孕妇血压下降,甚至已经浅昏迷状态。这种情况下,主任临危不乱,迅速安排人员、分配任务指挥抢救,一切准备得当后他迅速洗手上台,进行剖腹探查,我和吴老师(另一产科医生)分别担任一助和二助。当打开腹腔一刹那,只见整个子宫都浸在血液当中,主任迅速托起子宫,一股鲜红的血液从破口喷涌而出,主任迅速要求吴老师用手压住。时间就是生命,压住出血点后主任迅速打开子宫下段,快速娩出胎儿,转交新生儿医师抢救。胎儿娩出后,主任迅速剥离胎盘,与吴老师密切配合施行了髂内动脉结扎术,病人出血很快控制,子宫也得以修补保留。经过抢救,新生儿的情况也有所好转,转入NICU进一步治疗。记得当时手术室外的家属感激地哭了,而手术室里全体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都在欢呼,这是对这位母婴守护者发自内心的赞扬!
孺子牛
第二位男医生也是一个产科医生,他风度翩翩、温文尔雅,浓眉大眼、博学多才,曾留学英国,他也是我的老师,产科五病区主诊医师史骁梁。史老师对待病人特别耐心,即使是类似于人工破膜这样一个小操作,他都要不厌其烦地向产妇详细解释,直到理解。史老师任劳任怨,有时候甚至觉得他有些可怜,作为地市级三甲医院,我们的医疗业务多,手术任务大,医务人员紧缺。很多次中午都能看到下了门诊的史老师仍忙碌在手术室,甚至有时候休息天他也从家里赶来加班。
记得不久前的一次,史老师是产科二线班,当天产科所有事都会向他汇报,所有危急病人都要由他负责抢救,那天我恰巧也值班,经历了这一天我也深感产科医生的伟大和不易。那天中午比较闷,史老师一直和我说有点头晕脖子酸,但是面对一位血压达到160/100mmHg,且有胸闷头晕等不适的重度子痫前期的产妇,史老师也顾不上自己那点不适就忙着处理孕妇。当血压得到控制后就孕妇就立即被送到手术室,准备进行剖宫产。尽管身体不适,但史老师还是非常仔细的完成了这台手术,手术很成功,新生儿得到了及时的抢救,术后产妇的血压也逐渐下降,恢复良好。当处理完这些这个产妇后,史老师还没有吃过一口中饭,简单地扒了几口误餐后,史老师又接到了病房的电话……
傍晚17:00,还没吃过晚饭的史老师和我在产房接班查房。当天产房还有好多产妇未分娩,而且许多都进展不顺利,这天的夜班注定不会安分。有一位产妇的胎心监护多次出现减速,宫口还没开全,羊水却已混浊,但产妇和她丈夫仍然坚决要求阴道分娩,这让我们十分为难,一面是家属对阴道分娩的执着,一面又是胎心频频减速的警告,怎样和产妇及家属沟通呢?此时史老师已顾不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也顾不上头晕颈酸的不适,默默地推来B超机,为胎儿做评估。当看到胎儿大脑中动脉RI值升高,提示胎儿缺氧时,他眉头紧锁,耐心地向产妇解释,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并安慰他们,这让他们十分感动,最终同意行剖宫产抢救胎儿。史老师和我为产妇施行了剖宫产手术,术中羊水Ⅲ°混浊,幸好手术及时,新生儿得以安全降生,史老师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做完手术的他感到更加难受,吃了几口晚饭,看暂时没有异常情况,就早早躺倒值班室休息,但产科医生的夜班注定忙碌,当晚史老师又做了三台手术……
这是一位让人敬佩的产科男医生,勤劳、踏实,他非常热衷带教和科研,无论有多忙,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他都会耐心解释,并且旁征博引,开阔我们眼界。临床工作繁忙,但他仍会见缝插针甚至利用休息时间做课题,这让我内心很是震动,这是一位全身心扑在妇幼保健事业上的伟大医生啊。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套用到他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他为妇幼保健事业挥洒着自己辛勤的汗水,甘做病人、学生的“孺子牛”,办公室墙上那一面面锦旗是最好的例证!
好哥们
接下来是一位妇科医生,他有着一张娃娃脸,还有两个深深地酒窝,他声音洪亮,为人热情,“东东”是同事对他的爱称,他和我们打成一片,有时候又像个孩子,他是我的老师,妇一科副主任医师尉伟东。说尉老师是老师吧,其实他更像哥们,没有老师的架子,更喜欢和我们呆在一起。
作为地市级妇产科学的龙头,我院的妇科业务量也很大,临床工作并不比产科轻松。尉老师是我妇科的第一位带教老师,尽管工作繁忙,但是对我们的带教并不打折。我第一次在尉老师指导下为一位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人做诊断性刮宫术时,他讲解思路清晰,不失幽默,示教规范,让我十分受益。对我书写的病历,他都会当面修改,告诉我所需要注意的细节。在刚开始接触腹腔镜手术器械时,也是他手把手教我怎样用Trocar打孔,怎样使用腹腔镜下各种操作器械……
工作之余,尉老师经常会叫上我们一起吃饭聊天,有时候一起组队出游,尉老师让人感动的并不仅仅是他带教风格,更是他对规培生的态度!每一个到他诊疗组规培学习的住院医师出科,他都一定会请吃饭,既祝贺顺利出科也加深感情,因此大家都很喜欢尉老师。
我最感动的是今年春节前的一次科室年夜饭。许多科室都举办科室年夜饭庆祝,但我们还处于轮转期,不属于任何科室,心中莫名有些难过。那天我夜班,照例下午休息,马年的产科高峰让夜班就像打仗一样,因此我吃完中饭就准备休息,这时尉老师一个电话打来,邀请我参加妇一科举办的科室年夜饭。而此时的我早已从妇一科出科,但尉老师却坚决要求我参加,尽管因夜班不能成行,但这个邀请却让我倍感温暖,这是一份冬日里来自“哥们”的暖意啊!
勇哥、坚哥、强哥、尧哥……医院里还有好多妇产科男医生们,我的带教老师们!他们是妇幼保健事业的耕耘者,为另一边天的健康发光发热;他们也是妇幼保健事业承前启后的纽带,为后继者们铺路搭桥。我自己亦是一名妇产科男医生,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感谢我亲爱的老师们!